第四天8/28(四) 搭(公車(61.62.63)到二条城(二条城前站下車)
(8:45-16:00)(門票600丹/1人)→上賀茂神社→
社家的街道景觀(西村家別墅) →大田神社→下鴨神社→
鴨川跳跳石鴨川上的烏龜坐4號巴士→四条河原町→回飯店
二條城建於西元1603年 是德川家康幕府將軍的權力象徵
二條城以街道名稱命名 周圍建有護城河和城牆
我們8:30就到開放時間8:45 從正門稱東大手門進入
銅牆鐵壁 戒備森嚴的感覺
那天下著雨不減遊興 門票600丹/1人
告示牌標示除了
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是二條城的主要建築
城內有黑書院、白書院、內宅及其它附屬建築
左側的建築就是剛的入口東大手門
進來後看到的是一大片卵石廣場
周圍種植修剪有序的花木
因為權傾一世 所以富麗尤勝皇宮 也因周圍敵意太深 不夠安全
其實這花木外深池高牆 築的固若金湯
中國式唐門,是二之丸御殿(二級防禦線)的入口
二條城是德川幕府大將軍為了方便進京覲見天皇時居宿
而營建的大將軍府邸
從天皇手中奪取支配天下大權的*大將軍*
既使權勢一手遮天 一旦進京
卻顯然必須面對一群失勢而充滿敵意的內臣
那麼我們參觀二條城時發現她金碧輝煌 尤勝皇宮御所
但周圍卻又戒備森嚴 城堡冰冷 原因就可以理解了
與中國的木牌坊相似
這裡就是被列為國寶的二之丸御殿 自右側門進入 共有33個房間
建物面積約3,300平方米 鋪設了超過800疊的榻榻米
約400坪 入內要脫鞋 禁止攝影 我只能說連木頭都好古蹟的感覺
御殿由多個獨立的宮殿建築走由廊相互連接而成
走廊一有人走過就會發出像夜鶯啼叫一樣的聲音
(基於防止他人入侵的安全措施)
房間地板是舖上了榻榻米墊,有著裝飾美觀的紙門和鶯啼板
在二條城中發生過三個比較重要的歷史事件
第一件是德川家康會見豐臣秀賴 象徵了豐臣家對德川家的臣服
也代表天下從此屬於德川家
第二件是德川家光邀請後水尾天皇造訪二條城
象徵天皇朝廷向德川幕府屈服
第三件則是在1867年的大政奉還 也就是在二條城中
德川幕府的最後一任將軍德川慶喜向天皇交還政權
1939年 天皇又將之賜給宮內省
並於隔年更名為「元離宮二條城」 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這裡是二之丸御殿內的庭園草木扶疏 仍然要脫鞋
可以說 德川家的興盛衰敗 得權失權都是在二條城中發生的
二條城就等於著德川家。
走出這個木門
就是二條城中相當著名的庭園 二之丸庭園
園內鋪著卵石散步小道
綠茵茵的草地上四季花卉令人賞心悅目
這裡是清流園 建成的時間較晚
是在1965年 是結合了日本傳統樣式和歐美風格
這裡擺放了一千多個各式各樣的美石 例如這個加茂七石
二條城有兩條護城河 這是內護城河
好多這種銅牆鐵壁的城門
可見德川家族樹敵之多
裡面空間著實寬敞啊!
二條城的吊鍾原本都懸掛在鐘樓上
基於古蹟保護理由 已被取下放置
木造建築一棟棟
二之丸庭園是二條城中相當著名的庭園
紅黃綠的枝葉構成美麗的風景畫
雖經幾次改建仍維持原始風貌
讓人忍不住想留下倩影
茂密的楓葉秋紅時節一定讓人留連忘返
這棵楓樹枝幹形狀好美
可惜已經在1750年時被雷擊中燒毀
後來雖然有重建
但在明治維新時 天守被當做德川幕府的象徵而被拆除
現在天守只剩下基座 爬樓梯上去就是一個平台
可以鳥瞰二條城的庭園風景。
紅黃不接的楓葉相映著這澄清河水---美輪美奐呢!!
城牆的石垣訴說著一段懷舊的史蹟
二條城之所以有今日的規模 全拜德川家光所賜
離開二之丸御殿後 經過本之丸 它並沒有開放參觀
看著門面像不像武士的頭盔
連種的茶樹果實都那麼碩大
離開二條城
因為距離要吃網路推薦的(噴火拉麵)還有一個多鐘頭12:00才開張
所以女兒加一個行程(神泉苑)
(敬請期待)